機房精密空調的安裝對后期維護很重要
文章作者:井泉環保發表時間:2020年06月03日瀏覽量:
一、機房空調的安裝基本要求
1.空調機為下送風時,建議地坂高度應≧300mm,空調機四周應留有足夠的維修空間,其距離應能夠方便地打開機柜的門以及維修人員適當的活動空間。
2.室外機的安裝應放置在較為空曠和空氣干凈的地方,為了方便空氣的流動,提高散熱效果,室外機的周圍及上部不應有遮擋物存在。
3.室外機由于條件限制必須側裝時,應做好牢固的支撐固定架,并嚴格按照上進下出的原則連接氣管和液管。
4.氣管和液管的安裝要求美觀、整齊、橫平豎直,多根管道布置在同一平面支架上,不要將一部分管道重疊在另一部分管道上。
5.要使室內、室外機連接管道的長度盡量縮短和減少彎頭,并且都應具有良好的保溫,不允許有斷接和遺漏,并且用支架固定好。
6.氣管的垂直高度每升高12M應設一存油彎,停機時搜集冷凝的制冷劑和冷凍油,開機時確保冷凍油的流動。
7.水平氣管應向冷凝器方向傾斜,這樣一旦停機,油液和已冷凝的制冷劑就不能流回機內。
8.穿過磚體結構的所有銅管均應加上絕緣層,以免損壞管道,并可確保一定的柔性。
9.在開始架設管道之前,應檢查管件內部是否干燥、清潔,通常用直管連接時,應用無水乙醇清潔管道內壁二遍,并隨時注意用塞子封閉管道的端頭。
10.在焊接過程中,應使用正確的工具和焊料,焊接工作區應非常清潔,四周不得有易燃物品,以防止產生有毒氣體,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完成最后一個接頭的焊接之前,應在相關的位置卸下有關的螺帽接頭,以避免管內壓力升高。
11.在所有管道連接完成之后,用氮氣進行試壓檢漏,充氣壓力應≧1.4MPa,并且要從高、低壓部分同時充入氮氣,直至平衡為止。
12.在充入氮氣后,24小時的保壓時間應無泄漏,如24小時內氣溫變化較大,由于氣體的熱脹冷縮特性,壓力會有微小變化,如溫差為3℃,壓力變化≤1%,應屬正常,如果壓力變化值超標,那么應查出漏點,重新補焊試壓。
二、機房空調的原廠開機調試
1.試漏完成后,放掉系統內氮氣,用雙連壓力表連接吸排氣閥門,打開真空泵及吸排氣閥抽真空,時間不少于90分鐘,有曲軸箱油加熱器的應同時打開,直至系統真空度無限接近760mmHg。
2.抽真空結束后,靜態從排氣閥處直接注入氟里昂液體,觀察低壓表,使之上升至6—7kg/cm2處,關閉排氣閥,開機從吸氣閥處補充氟里昂氣體,直至視液鏡內氣泡剛剛消除時停止充灌,這時雙連表的低壓指標應在0.4—0.5MPa,高壓表的指標應為1.5—1.8MPa。
3.開機調試前,應仔細檢查風機皮帶的松緊度,手按下在10—15mm的變形為宜。檢查電機及皮帶輪的固定螺絲是否緊定在鍵槽平面上,所有固定螺絲復緊一遍。
4.測定各零部件的靜態阻值,運行電流,并做好記錄。
5.在自動狀態下,以室內工況為參照點調高溫度設定值,使電加熱器分級自動投入工作。
6.調低溫度設定值,使壓縮機分級自動投入工作。
7.調高濕度設定值,使加濕器自動投入工作。
8.調低濕度設定值,使壓縮機自動投入工作。
9.室外機調速器的設定室外風機調速器,可使室外調速電機在1.4MPa—2.4MPa之間進行調節,通過壓力變化,導致輸出電壓變化而達到平滑無極調速的目的。它的調節方法是通過MINSPEED(最小速度)和F.V.S(滿負荷電壓)兩個設定點的調整而使室外機轉速變化,充分滿足制冷系統的散熱要求和穩定運行壓力的功能。設定調整參閱室外冷凝器章節。
10.室外電機壓力開關的功能為了降低成本,某些廠家的室外電機沒有采用調速電機,而是利用壓力控制器來達到控制壓縮機運行壓力的目的,該壓力控制通常在1.7MPa起轉,1.3MPa停轉,如此往復循環,使高壓壓力控制在大約0.4MPa范圍之內。
三、能效比的測試
能效比指設備產生的制冷量與消耗的電能之比,即產出投入之比,是衡量空調經濟性能的重要指標。能效比越高,空調越節能。在制冷的工作狀態下,用F41B表測出空調總輸入功率W,則能效比:η=Q/W(式中:Q為制冷量;W為總輸入功率)。
注意:對雙壓縮機的系統,測試時確保兩臺壓縮機均穩定工作。測試時,除濕、加濕、加熱均不工作。
四、顯冷比的測試
顯冷比只用于空氣降溫的冷負荷與總制冷量之比。總制冷量中的一部分使空氣溫度下降;另一部分用于除濕,經冷卻的空氣中含濕量下降,相對濕度卻增大。通信機房內通信產生大量的熱負荷,而濕負荷卻很少。在通常情況下,對通信機房只需除濕。因此,機房專用空調的顯冷比越大越好。顯冷比受回風濕度的影響較大,測試時要嚴格控制回風濕度。
γ=(T2-T1)/(H2-H1)
五、顯冷能效比測試
顯冷能效比指產生的用于空氣降溫的冷負荷與消耗的電能之比。
?=η*γ(式中:η為能效比;γ為顯冷比)。
六、制冷量的測試
1.機房空調制冷量指單位時間內制冷設備產生的冷負荷,是用于衡量制冷技術指標。制冷量與送風量,制冷劑數量,室內外溫濕度,制冷系統的高低壓力等有關。
2.機房空調廠家專業人員調試正常的基礎上方能進行性能測試,并要求在規定的測試條件下進行,即室內回風溫度22℃。濕度50%。室外溫度32℃。
在測試前須先檢查過濾網,皮帶,高低壓力,制冷劑等情況。溫度采集點盡可能靠近氣流的中心位置,并盡可能靠近進出風口,以避免周圍氣流和熱源的干擾。
七、機房空調制冷方式選型設計
機房空調機組根據冷源及冷卻方式一般可分為風冷、水冷、雙冷源機組等,對于機房熱負荷較小或采用地板送風方式受建筑條件限制的中、小型機房,可考慮采用管道上送風方式,并使送風口盡量接近機架;對于熱密度高的大、中型機房,優先采用水冷式空調制冷機。北方地區采用水冷冷水機組的機房,冬季可利用室外冷卻塔作為冷源,通過熱交換器對空調冷凍水進行降溫。
冷量應與機房設備的額定發熱量建立函數關系,一般采用機房的總冷量等于機房UPS額定可用容量的1.3-1.5倍作為經驗數值。這需了解其配置的壓縮機規格,并聯空調機組運行的相互影響程度,當以冷量計算粗選各廠家相近的空調設備時,必須對其送風量進行復核,處理焓差應按≤2.5Kcal/Kg干空氣左右選用。盡管很多空調產品顯冷量比例很高,但實際工作溫度下顯冷量下降多;即使空調輸出冷量足夠,但機房熱島效應嚴重,選用模塊化組合機組。通過主從控制,主機將多臺模塊所采集的溫、濕度參數取其平均值,實現步調一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