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應該選擇空調除濕還是專業除濕機?
文章作者:井泉環保發表時間:2020年02月11日瀏覽量:

在我國,南方雨季為4-9月,北方為6-9月。春雨美則美,卻帶來了潮濕。濕滑的地板、潮濕的被褥、掛著水珠的窗戶、發霉的墻壁衣柜、總也晾不干的衣服,還有那厚重悶熱的呼吸,著實讓人很不舒服。
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無需再像過去一樣忍受潮濕帶來的不適,今天就來聊聊除濕那些事。
非除濕不可嗎?
濕度,與溫度一樣,是評價環境的重要指標,也直接影響著人體體感和舒適度。從下圖中可以看到不同濕度條件對居住環境的影響及對應的人體體感:可以看出,當空氣濕度在40%-60%范圍內時,我們會感到十分舒服,這種濕度環境也是最利于人體健康的。而濕度超過60%時,人體會開始感到不適,如遇高溫天氣,會造成汗液難以排出,使人悶熱、煩躁、食欲不振等;若逢低溫天氣,濕冷的環境會是關節炎患者的噩夢。
此外,高濕度還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比如會讓衣物、書籍、家具等發霉,會讓潮濕的衣鞋難以晾干等。危害更大的是,一些細菌和病毒也會在高濕度條件下快速繁殖和傳播,給人體健康帶來直接威脅。研究數據表明當空氣濕度高于65%時,微生物繁殖滋生最快。
可見,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當濕度超過一定值時,除濕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問題就來了,到底怎樣做才能有效除濕?用空調可以嗎?
現在的家用空調一般都有除濕功能,可能也有人習慣了用空調來除濕。但是,空調除濕有它的局限性。
一是空調除濕會伴隨溫度下降,持續使用可能會引起人體不適。眾所周知,空調的主要功能是調節溫度,除濕其實只是降溫的“副產品”。對于不需要使用空調降溫但又較為潮濕的時節(比如回南天),可能有些人會使用空調的抽濕模式,但其實該模式下還是會存在溫度下降的情況,只是為了不讓溫度下降幅度過大,壓縮機是處于間歇性運轉的模式。
當然,現在的某些高端空調也能實現恒溫除濕,不過還是要提醒一句,恒溫除濕功能是空調在除濕的同時又通過制熱來保持溫度的平衡,顯然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能耗。
二是空調除濕量小、速度慢、除濕效果不受控。拋開環境因素不考慮,從結果上看,讓空調來除濕也不是最明智的選擇。
三是空調不可移動,只能在固定空間除濕,對于未配置空調的空間就鞭長莫及啦。
所謂術業有專攻,想要除濕,還是啟用專業的除濕選手吧!
